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总结

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打算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6-30 字体:[ ]

  上半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按照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奋力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及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精神,求真务实,扎实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和现代渔业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上半年海洋与渔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围绕服务新一轮沿海开发,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1.精心组织三大活动,增强依法用海意识。一是以全国首家海域使用权交易中心——南通市海域使用权市场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为契机,组织海域物权管理论坛,邀请省局、南京大学、淮海工学院的领导、专家做主题演讲,县(市、区)海洋主管部门做经验交流,共同探索海域使用物权管理。二是以《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为契机,精心组织了《海岛保护法》系列宣传贯彻活动。在环西文化广场开展以“保护海岛 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过往群众发放海洋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召开《海岛保护法》宣贯座谈会,省局唐庆宁局长、市人大副主任王平出席会议,营造了贯彻《海岛法》的浓厚氛围。三是以省委常委、副省长赵克志来通出席“南通沿海开发亿元以上项目集中开工典礼”为契机,组织“世界海洋日暨中国海洋宣传日”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布置“海洋日”宣传展板、悬挂海洋主题宣传标语、向与会来宾发放海洋宣传资料和海洋科普图书,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支持海洋的良好氛围。

  2.探索建立三个机制,规范海域使用管理。一是探索建立海域使用管理“巡查”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创新举措,确立了以巡查工作机制为重点、提升服务沿海开发水平的工作思路。通过听取县(市)、区工作汇报,召开主管部门领导及工作人员、重点企业及渔民代表座谈会,与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形成“监督、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更好地服务沿海开发。二是探索建立海域使用市场化流转(招、拍、挂)机制。2月2日,南通市海域使用权市场交易服务中心成立,国家海洋局、省海洋与渔业局领导为中心成立揭牌,成为全国第一家海域交易中心。5月20日,成立了南通市海域使用权市场交易服务中心如东分中心,制定了如东县海域使用招拍挂的相关管理办法,收储了12宗海域,对其中6宗海域使用权签定了出让合同,首开全国海域使用权通过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公开出让的先河。三是探索建立海域使用管理全程监管机制。制定了《南通市海洋工程项目用海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南通市海洋资质单位登记备案管理办法》,对所有用海项目全面实施论证资质备案制、开工许可制、施工划红线标识制、施工监理制、施工报告制、监管巡查制、竣工验收制和后评估制等八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依法、科学用海行为。

  3.重点推进三项建设,完善海域动态监管。一是建立健全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网络。在加强市级动管中心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县级中心建设,各沿海县(市、区)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硬件建设全部到位,5月份完成了县级网络调试,初步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网络联通。同时,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与考核。二是推进洋口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积极组织视频监控系统设备采购和相关专家对洋口港人工岛视频监控点施工方案的论证,经多次与洋口港管委会沟通协调, 6月底完成了视频监控系统的架设,为动态监控洋口港人工岛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认真做好海域管理、海监执法、科技项目三大系统数据的搜集、录入和上报工作。上半年新增或变更确权数据65宗,为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资料。

  4.突出抓好三项工作,积极服务沿海开发。一是认真修编海洋功能区划。根据国家、省新一轮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要求和新形势下沿海开发的实际需要,在深入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及时修编市、县两级海洋功能区划。功能区划文本、登记表经广泛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经当地政府同意后,按时上报省政府审批。二是积极推进沿海滩涂围垦。海安老坝港滩涂围垦工程顺利合龙,实现了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的全省海洋滩涂第一围。如东洋口港临港工业区二期围涂工程、通州北区、海门东灶港港东围垦等工程相继合龙,共计实现围垦面积6万余亩。三是积极服务用海项目审批报批。组织召开如东1宗养殖用海海洋环评和海域使用论证评审会;洋口港开发区西太阳沙人区岛的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评以及通州滨海新区、海门滨海新区的海洋听证等工作,受理8宗用海申请,10万亩滩涂围垦项目通过上级批准。

  (二)围绕建设现代高效渔业,促进渔业经济发展

  1-6月份,全市实现水产品总产量3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0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海水养殖产量13.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0%。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79亿元,增加值26.2亿元,其中养殖、捕捞产值40亿元,渔业二三产业产值39亿元。

  1.推进高效渔业规模化建设。继续把发展现代高效渔业作为全市渔业工作的重点来推进。至6月底,全市共落实高效渔业建设面积9.2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我市8万亩的目标任务。一是加大奖励扶持力度。经市政府批准,我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对全市高效渔业建设的标准化鱼池改造、设施渔业建设、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河沟养殖示范村建设等八个方面,采取建前申报、建后验收补贴的办法,给予专项扶持,扶持资金总额达500万元以上。如东、启东、如皋等县(市)也出台了高效渔业扶持政策。二是加大考核力度。市政府将高效渔业规模化作为对各县(市、区)农业和农村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底评选出10个先进单位,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三是强化典型示范。以渔业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建设现代高效渔业典型。制定了《南通市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建设办法》,向省局申报建设如东县大豫镇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启东市三疣梭子蟹与脊尾白虾高效养殖产业园区、海安中洋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等3个省级园区,同时规划建设了一批市级园区。

  2. 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渔港建设力度。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文明渔港建设,吕四、洋口两个国家级中心渔港通过了省级验收。同时,积极推进海安老坝港、通州遥望港等渔港的建设工作。二是加强标准化渔池改造。市财政加大扶持力度,渔池改造规模和力度明显加大,全市完成渔池改造4.8万多亩,其中标准化鱼池5000多亩。三是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全市规划改造和新建水泥池大棚温室养殖面积57000平方米。其中,中洋集团完成了10000平方米的温室更新改造,同时新建了15000平方米的鲥鱼养殖温室;如东县的大棚土池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由去年的3000亩增加到5000亩;如东县丰利鑫茂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建设5000平方米钢架大棚,繁殖河豚鱼苗900万尾;如东名濠水产品有限公司以建设国家级漠斑牙鲆国家级良种场为契机,上半年繁育漠斑牙鲆鱼苗75万尾,海参苗2100头,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大量返销到辽宁等地;启东市多力沙蚕养殖有限公司建设沙蚕工厂化养殖大棚6000平方米。另外,如皋市建设了两个观赏鱼专业村,海安、通州分别新建了连片500亩和2个200亩的小龙虾高效养殖区。

  3.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是着力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渔业标准化建设。在全市建立8个市级水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示范基地,并列入了市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市财政资金给予专项扶持。二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开展春节前水产品专项抽检1次,配合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水产品动态监测2次,开展市场例行监测2次,开展全市贝类质量专项监测1次,开展小龙虾质量专项监测1次,共计抽检123个样品。三是深入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制定了《南通市2010年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成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小组,组织水产品质量专项执法行动,共出动专项执法人员96人次,对省级以上原良种(繁育)场、特种水产品育苗场、市级鱼种苗种场以及紫菜育苗等56家鱼种企业组织检查。四是认真做好世博期间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输沪水产品企业实行驻点指导,对小黄鱼和四角蛤、青蛤等品种开展专项检测,确保质量安全。

  4. 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一是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上半年,全市建设市级水产良种场(基地)7个,包括四大家鱼、梭子蟹等10多个品种,提高我市优质水产苗种的覆盖率。二是深入推进接轨上海工作。按照“跨江联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的工作思路,围绕品种、技术、知识三项工程,加强与东海海洋预报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渔机所、苏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技项目合作,苏北浅滩怪潮项目研究、HDPE胶筏替代滩涂拖拉机可行性试验研究等合作项目有序推进。三是加强渔业技术指导和服务。今年市政府将渔农民培训工作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我局以“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采用科技讲座、现场指导、热线咨询、实地指导等形式,加强渔业科技服务,上半年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班88期,培训7500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62.5%,提高了渔农民的技术水平。四是精心组织实施“苏北浅滩怪潮”研究项目。按照项目年度计划要求,对相关灾害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提前完成了如东视频监控设备的安装工作。

  (三)围绕科学和谐发展要求,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保障

  1.加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监管。一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上,各县(市)、区政府分别向市政府递交了渔业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书,从事故控制目标、管理目标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等方面向南通市政府提交保证。我局也分别就责任目标、控制指标等内容与各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签订了2010海洋渔业安全生产责任状,各县(市)、渔业乡(镇)、专业渔业村、渔业企业、船头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在责任制的落实上真正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了任务清、目标明。二是精心组织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牢记事故教训,确保安全生产”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广大渔业安全监管人员和渔业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克服麻痹思想,举一反三汲取事故教训。精心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参加了市安委会在市环西文化广场举行的“安全生产宣传咨询周”暨“安全生产举报直通车”启动仪式,承办了由农业部东海区渔政局渔船防碰撞警示图首发仪式暨渔业“水上交通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提高了广大渔民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三是开展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根据省政府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部署,结合我市渔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建立领导小组,制定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渔船检验及进出港签证、渔船通信、监控设施的配备及规范使用和挂靠渔船的清理三项整治重点,通过安全工作例会和检查、督查,部署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四是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加快推进海洋渔业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对各县(市)、区海洋渔业安全救助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指导各县(市)、区渔业主管局制定建设方案,督促各县(市、区)工作的落实。五是积极做好世博水上安保渔船管控工作。根据世博会期间渔船管控工作和南通市建立环沪“护城河”工作的要求,积极开展宣传、排查及整治工作,得到东海区渔政局的充分肯定。

  2. 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一是建立海洋环境监管制度。根据不同的用海项目与区域、不同的海洋环境因子影响,建立海洋环境定期监察制度,加强海洋环境质量暗访巡查,实现敏感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管理的规范化。二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对全市5条主要排污口开展了2次监测,对4条主要入海河流开展了1次污染物总量监测,对龙源如东潮间带风电工程进行了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对中水电如东潮间带风电项目100MW示范项目开展了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对海门滨海新区建设项目开展了事中监测,对如东洋口化工园区及其对邻近海域环境影响开展了监测,对吕四大唐电厂温排水开展了监测,对王子排海工程开展了环境影响监测,随时掌握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三是组织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组织增殖放流活动4次,放流资金达100余万元,放流苗种2500万单位,并首次尝试邀请用海单位出资赞助放流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3. 加强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一是加强海洋执法监察。认真组织岸线巡查。3月中旬至4月下旬,市支队会同沿海各县(市、区)海监大队,对沿海重大用海项目组织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岸线巡查,并对巡查情况进行梳理,对部分严重违法用海进行立案调查。上半年,海监执法共立案4起,处理结案1起。精心组织、积极参加中国海监东海区2010年度江苏省联合执法行动,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二是加强渔政执法。加大海洋、长江、港口监督检查的力度,认真组织长江禁渔、海洋伏季休渔、电脉冲捕捞整治、春汛生产和海蜇生产等专项执法管理工作。上半年,全市渔政执法船海上共出航60航次,共立案150起;长江出航50余航次,共立案31起。三是做好柴油补贴发放、渔船拆解、渔业互助保险等工作。审核上报享受柴油补贴渔船数4437条船、总功率249854千瓦;监督拆解渔船142条;征收渔业互助保险保费849万元。

  上半年,全市的海洋与渔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沿海大开发的能力和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二是海洋综合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违法使用海域、非法占用海域的现象在少数地方仍有存在。三是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依然较大。从今年海洋捕捞的生产情况看,渔业资源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从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结果看,局部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四是水产品质量安全不容乐观。一些养殖单位和个人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滥用药物的现象仍有存在。五是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海洋渔业安全投入不足、渔船老旧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做好下半年工作,对于完成全年和“十一五”海洋与渔业工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半年,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抓好海洋综合管理

  1.扎实推进沿海滩涂围垦工作。滩涂围垦工作列为2010年市政府重点工作。2010年全市滩涂围垦任务是20万亩。滩涂围垦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一方面,在科学规划论证的同时,指导、督促有关项目单位抓紧编制、申报滩涂围垦项目,力争有更多项目通过上级审批。另一方面,抓紧实施滩涂围垦项目,重点抓好洋口港太阳岛三期等5个滩涂围垦项目的实施,为沿海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证。

  2.切实加强重点用海项目的监管与服务。充分发挥海域使用动态监管系统的作用,加强对重大用海项目的管理。强化区域用海和项目建设用海的管理,按照海洋工程监管办法,对所有工程用海全面实施“八项制度”。对大唐电厂、王子项目、如东化工园区等重大用海项目,加强跟踪监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海域管理各项制度落到到位。积极服务用海项目建设。协助办理各项目用海手续,对洋口港临港工业区二期围涂工程、西太阳沙人工岛三期工程等项目,主动靠前服务,努力为用海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组织生态海洋建设“百日行动”,建立涉海部门、涉海县(市)整体联动机制,实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常态化管理。

  3.积极推进海域使用市场化运作试点工作。按照《海域评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立海域价值评估机制,全面推进可用海域的市场化运作,发挥海域资源的最佳效益。加强与工行、建行等金融单位的紧密合作,联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尽快出台海域使用权出资登记管理办法,积极探索海域使用权评估、流转体制。

  (二)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

  1.加快制定“十二五”现代渔业发展规划。认真分析现代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发展思路,把促进现代渔业的规模发展、集群发展、园区化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提升渔业综合发展能力,提高渔业效益,促进渔农民增收放在重要的位置。抓住沿海开发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地规划海水高效规模养殖园区和特色水产园区的发展,变滩涂资源优势为渔业发展的经济优势,促进全市渔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扎实推进高效渔业规范化建设。围绕今年高效渔业规模化目标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推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通过项目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促进高效渔业规模化的发展。继续做好高产、高效典型的总结和推广工作,提高全市渔业发展的水平和效益。认真做好省市高效渔业项目的管理工作,加大项目工作督查力度和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督促项目单位按规定组织项目实施,更好地发挥项目资金引导和带动、示范作用。加强与北京安中公司的对接,积极组织推进安中公司远洋渔业项目合作,迅速提高我市远洋渔业发展水平。继续实施好为民办实事项目,组织开展科技、安全、法律法规大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渔农民素质。

  3.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水产品质量监管是渔业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从源头治理、生产自律、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入手,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保障体系,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逐步建立水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在无公害基地和规模养殖区域全面推行塘口记录制度和渔药处方制度,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加大渔业投入品管理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强化监管,开展渔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强化渔药处方制度和塘口记录制度,扎实开展塘口记录和渔业投入品的执法检查。突出抓好世博会期间输沪水产品质量监控,确保不发生因南通输沪水产品质量引起的公共卫生事故。

  (三)切实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和海监渔政执法工作。

  1. 切实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监管。一是加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按照整治重点和整治目标,切实落实各项整治措施,确保达到预期的整治效果。二是加强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培训。按照海洋渔业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培训,不断提高渔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三是加快推进海洋渔业安全生产救助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建设方案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年底前完成救助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四是全面落实企业出海报告制度。制定并下发《企业出海报告管理及考核办法》,组织开展报告员的培训工作,全面落实企业出海作业报告制度。五是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加强应急值班管理,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联合相关县(市)、区渔业主管部门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六是做好HDPE胶筏替代滩涂养殖用拖拉机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2.进一步加强海监渔政执法。一是加强海监执法。建立健全岸线巡查制度,加强对围填海工程、养殖用海、排污口等沿岸水域的执法检查,把各类违法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针对海监联合执法行动发现的问题,督促、指导有关县(市)和项目单位落实整改措施。二是加强渔政执法检查。精心组织开展打击电力捕渔、伏季休渔管理、安全生产执法、水产品质量执法等专项执法行动,确保全市水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和东海区海监执法模范支队创建活动,加速推进渔政执法船和海监执法船艇建设,提升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