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信息简报

2017年第二期推广信息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2-17 字体:[ ]

☆行业动态☆

市推广站工作人员赴启东指导池塘工业化工作

为了进一步做好2017年池塘工业化项目实施工作,1月20日,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工作人员赴启东市指导池塘工业化工作。上午,在惠萍镇政府农业综合服务办公室,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倪建忠站长向项目申报企业负责人宣传和讲解了池塘工业化项目的相关政策、养殖水槽建设的两种主要方案、水槽养殖的主要品种和施工建设注意事项,并细致回答了企业负责人的问题。下午,在启东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陪同下,倪站长到四个项目申报点实地指导项目实施工作。在每个项目申报点,倪站长都仔细查看池塘状况,并就养殖水槽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给出建议。本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项目申报企业进一步了解池塘工业化项目的相关政策,更好地做好养殖水槽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

启东市推广站举办送科技下乡活动

为大力宣传“科学用药、健康养殖”的理念,切实解决渔业生产中渔民的水产健康技术需求,进一步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及时掌握水生动物疫病发生动态及流行规律,做好病害防治及水质调控等日常管理工作,1月17日,启东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在惠萍镇大兴镇村开展水产科学用药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张挂条幅、摆放展板、发放资料和调水制剂、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养殖户介绍违禁渔药的种类、渔药使用基本原则、病害防治及水质调控,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并向前来参加活动的养殖户发放了浓缩芽孢杆菌。浓缩芽孢杆菌能调节水色,增加透明度;去除硫化氢、亚硝酸盐、降氨氮、提高水体溶解氧,稳定pH值;培养有益微生物,抑制治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

启东市渔业技术推广站的水产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启东市海洋与渔业局科教科一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启东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推广园地☆

鱼种春放五注意

一是做好清塘消毒工作。池塘是鱼类栖息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病害生物潜藏和繁殖的地方,清塘消毒是预防和减少流行病暴发的重要环节,做好此项工作可减少由鱼病造成的损失。

二是做好水质培肥工作。清塘结束后,可适当施加腐熟的有机肥来培育水中浮游生物,一方面供肥水性鱼类摄食,另一方面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可增加池水的溶氧量,利于鱼类生长。一般每亩水面施100公斤左右腐熟的有机肥,新挖池塘可多施,而底泥较多的肥水池塘可少施或不施。

三是做好鱼种选择工作。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满、色泽鲜明、鳞片完整的鱼种,要尽量投放规格一致的主养品种,以利于养殖管理和统一上市。

四是做好鱼种消毒入塘关。尤其是从外地购进的鱼种,放养时要进行消毒。一般可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种510分钟或10ppm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洗鱼种20分钟左右。五是准确把握放养时间。放养过早,天气较冷,易冻伤鱼体;放养过晚,易损伤鱼体,放养成活率低。最佳的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无风的日子进行,阴雨天、冰冻天不宜放养鱼种。

鱼塘注水增氧应注意的问题

如何向鱼塘注水很有讲究,如能改进常规注水的老办法,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控制鱼病发生,均有显著效果。

一、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

夜晚11时以后至次日凌晨3~4时,是最佳注水时间。在这期间注水较之白天,能大大提高塘水溶氧量,改良水质,控制缺氧浮头。

二、改吸注深层水为浅层水

农村常用机械抽水向池塘加注,如果吸水管插入水源下面1米甚至更深,吸注的则是深层水。这种水有机质含量高、溶氧量低、水温也偏低,不利于鱼的生长。如能改吸溶氧丰富的浅层水(即水泵插入水源下不超过50厘米),效果最佳。

三、改直冲式注水为斜冲式

向池塘加注新水时,一般是将出口管架在池埂中间,直接向池中冲水,水流沿出水管的方向直冲到池埂对面,注入的新水和池塘中的老水一时混合不均匀,增氧、调节水质不迅速。如改为斜式冲水,则注入的水流易改变方向,便于加注的新水与池中老水迅速混合均匀,有利于提高注水效果。

四、改直落式为板落式注水

向鱼塘注水通常是水流直接冲入池塘。由于冲入的水量大、流速高,容易使沉积在塘底的残饵碎渣、鱼类排泄物、基肥,都被冲翻起来,严重污染塘水,增加氧气消耗。若在出口管下面置一宽大的固定木板,不但减缓了冲水速度和冲力,还可使注入的新水在板上溅起水花,大大提高注水含氧量。

☆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如何才能提高养殖效果

近几年随着野生泥鳅急剧减少,泥鳅出口量增大和国内市场需求增加,泥鳅销售价格居高不下,开展泥鳅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由于泥鳅养殖的利润较高,全国养殖泥鳅的养殖户如雨后春笋,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通过了解各地养殖的情况发现,许多养殖户并未取得较高的养殖效益,很多还出现严重亏损的局面。养殖泥鳅如何才能取得较好效果,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通过了解众多养殖户的情况,我们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供广大泥鳅养殖户参考:

一、泥鳅苗种选择不当

许多养殖户养殖泥鳅想走捷径,都想投放规格稍大点的泥鳅苗养殖,他们认为投放规格大点的泥鳅苗养殖更轻松,养殖时间短,可以很快取得养殖效益。这些养殖户一般以每斤30元左右的价格购进泥鳅苗,每亩投放500-800斤不等,每亩泥鳅苗开支就达2万元左右,但绝大多数养殖户投放后死亡率极高,成活率往往不足50%,成活下来的泥鳅苗长势较差,饲料转化率极低,通过几个月的养殖效果是严重亏损。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购进的泥鳅苗基本都是野生泥鳅中筛出的苗,这种苗品种杂,再通过筛选、长途贩运后质量相当差,养殖户投放后出理大量死亡就不足为奇了。更有甚者,有许多养殖单位还将这种野生泥鳅苗当做人工繁殖泥鳅苗销售给养殖户。

收购野生泥鳅苗进行人工养殖也有成功的,那就是江苏连云港的养殖户们,他们收购野生泥鳅苗进行人工养殖,每亩效益达1万多元,主要是他们采用这种养殖方式较早,就近有丰富的野生泥鳅资源,有专业的人员组织泥鳅苗,在泥鳅品种、泥鳅质量方面把握较好,而且泥鳅苗价格实惠,每斤仅10元左右,再加之养殖户通过多年的养殖实践,已有熟练养殖野生泥鳅苗的经验,所以养殖户们能赚钱,而且泥鳅养殖已形成当地主要的养殖产业。与之相比,全国其它地区根本没这种条件,盲目效仿只能是亏损的结局。所以就近没有丰富野生泥鳅资源,在泥鳅苗品种、质量没把握,泥鳅价格较高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轻易购进用于人工养殖。

二、养殖方法不系统、不熟练

由于采用收购野生泥鳅苗养殖,不仅成本太高,而且泥鳅苗成活率相当低,现在已有许多养殖户采用自繁自养、购买人工繁殖泥鳅开口苗或泥鳅寸苗开展养殖。采用此方式养殖,苗种投入较小,能把握泥鳅品种,泥鳅苗质量较好,养殖效益相当高,并且当年养殖当年见效。但是也有不少养殖户采用此方式养殖效果不佳,有些甚至出现较大亏损,造成这种结果主要是养殖户缺乏系统的养殖技术,养殖操作不熟练所致。采用自行繁殖泥鳅苗,或是购买泥鳅开口苗等养殖,要求技术掌握全面、操作熟练、管理精细,很多养殖户从网上购了点资料光盘,从书店购书学习或是从别人那里了解到一些技术方法就开展养殖,有的是泥鳅培育做好了,后期养殖陆续出现死亡,到秋后销售泥鳅产量很低;有的是养殖中一切正常,又没出现死亡,泥鳅不知不觉减少,同样是到收获时产量不高。

所以建议广大泥鳅养殖户,无论是开展泥鳅自繁自养,还是购买人工繁殖的开口苗或寸苗养殖,需要首先掌握系统的技术方法,掌握方法后先适当开展实践以熟练操作,操作熟练后,有稳定效果后再扩大养殖规模,不要盲目求大求快,否则得不偿失。

三、缺乏养殖管理人员

现在经济条件好起来了,做泥鳅养殖投资不成问题,很多投资者都抱着规模上马,一步到位的想法。而事实是,凡一开始就开展大规模养殖的,养殖效果大多不理想。主要是缺乏养殖管理人员,由于规模养殖需要更多的养殖人员,而所聘请养殖人员不懂养殖技术,技术掌握不到位,操作不熟练。往往是老板叫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老板只是指挥不亲自操作,老板甚至很多时侯根本不在养殖场,让这么一帮人去搞,怎么能将养殖做好?这不是因为有钱就能将事做好,而是要有懂方法、认真负责的养殖管理人员才行,所以凡要做规模养殖的老板们,一定要先培养出几个认真负责的养殖管理人员,而且开始时规模适当,人员培养出来了再迅速扩大规模,否则你的投资将付诸东流。

四、养殖基础条件差

养殖泥鳅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交通方便、水源方便、排灌方便、池塘埂保水。泥鳅养殖小苗培育阶段用水量不大,但出现特殊情况需要短时间迅速加换水,而且后期成品养殖塘水污染较快,除经常使用光合细菌调水,还是需要经常加入新水,否则池塘水有害物质超标,易引起泥鳅患病甚至死亡,所以养殖场选址应选择水源丰富的地方。夏季易下暴雨涨水,养殖场还应考虑涨水是否被淹的情况,所以养殖场选址应考虑不易被水淹的地方,而且周围要埋上防逃网以防万一,不然会因涨水泥鳅逃跑而功亏一篑。修建养殖场时,池塘埂尽量做厚实一些,而且一定要将池塘埂压实以防漏水,不然保证不了合适的水位而影响泥鳅苗的成活率。另外养殖场周围应挖排水沟,排水沟应尽量留宽一些,以方便日常池塘排水,更重要的是夏季涨水时能及时排水,而不至于水排不及而漫过池塘埂造成危险

☆病害防治☆

提高鱼病疗效八要领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提倡鱼病系统预防,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但在养殖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因此,为了提高治疗效果,了解并把控各种影响因素很有必要。

一、鱼病诊断准确

准确诊断鱼病是对症下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一些易混淆的鱼病(如病毒性肠炎与细菌性肠炎,寄生虫引起的烂鳃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烂鳃等)要仔细查清病因,对症用药,才能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二、准确计算外用药量

准确丈量水体体积,计算出准确的外用药量,是治疗效果好坏的另一关键。计算公式:外用药量(克)=养殖面积(平方米)×平均水深(米)×用药量(克)/立方米。另外,使用外用药全池泼洒,还应考虑水质特点和当时的水温等因素的影响,水质较肥,有机质较多,水温较低,用量应多些。

三、准确计算饲料拌药量

内服用药剂量是以每千克鱼体摄取到多少药物来表示的,当鱼池中大多数鱼摄食旺盛时,可按鱼池中食鱼的总重量计算药量。当鱼病严重导致鱼食欲下降,应根据投饵率计算出加药量之后,再适当加大药量,以较高的比例将药拌入饲料中,保证能吃食的病鱼能吃到足够的药量。

四、用药时间和方法

最好是在晴天上午的9~10点或下午4~5点时用药,最好先喂食后泼药,因药物泼洒后会影响鱼类的食欲。阴雨天不宜用药(增氧药物除外),因为阴雨天光照太差,用药后容易导致缺氧。泼洒药物一定要均匀,对一些难溶、有残渣的药物(如漂白粉)一定要过滤掉残渣,以免残渣被鱼类误食而中毒。泼洒药物时应从上风处向下风处泼洒,人站在上风处,这样做可借助风力的作用使药液很快在池水中分布均匀,同时保证泼药人的安全。

五、保证疗程周期

根据病类、病情,用足疗程是保证治愈鱼病的关键手段之一。寄生虫引起的鱼病,一般用杀虫药物1~2天为一个疗程,就能达到治疗目的。病毒性、细菌性疾病一般5天左右为一个疗程,至于使用疗程的多少应根据病情而定,否则治疗不彻底就有重发感染的可能。

六、定期更换药品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治疗鱼病时,开始效果会很好,但是时间长了以后药效往往会减弱,这是因为病原体对药物产生了抵抗力,即抗药性。因此,要不定期地更换药物的品种,进行交替使用。

七、注意不同鱼类对药物的敏感性要注意不同鱼类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为避免药害的形成,用药前,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所养鱼类对所用药物的敏感性,如乌鳢对硫酸亚铁较为敏感,无鳞鱼类对敌百虫较为敏感,如果使用这些药物后,不仅治不好鱼病反而会使养殖对象中毒造成死亡。

八、注意药物有效性

任何药物均有其保质期,过期鱼药中其有效成分易分解或发生化学反应,其功效会大大降低,甚至会产生有毒物质。所以养殖者切勿贪图便宜购买过期药物,或舍不得丢掉过期药物而继续使用,其结果将得不偿失。药品在贮存时,大部分应避免光照,勿与金属品接触,以防止变质或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