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信息简报

2017年第三期推广信息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3-10 字体:[ ]

☆行业动态☆

市推广站举办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

为全面推广池塘工业化养殖方式和稻田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更好地促进我市水产行业高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月14日市水产推广站在老局事业单位五楼会议室举办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班。培训班上,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张永江研究员就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原理、建设要求、生产运行技术要点、存在问题与建议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陈再忠副院长、冯俊义老师分别就稻田生态养殖小龙虾的前景、技术要点、养殖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各县(市、区)渔业科科长、推广站技术人员、乡镇渔技员、养殖户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

南通市县两级专家现场为家庭渔场指导设计池塘工业化养殖建设方案

2月15日下午,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倪建忠一行三人,会同如皋市水产技术指导站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如皋市东陈镇万富社区富明家庭渔场,就该场 2017年池塘工业化养殖工程建设事宜进行了现场考察论证,与养殖户共同商讨了建设方案。

该家庭渔场是南通市级示范家庭渔场,养殖池塘70多亩,主养品种为淡水白鲳,2016年产商品鱼15.6万斤。去年在如皋大力推广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新技术的过程中,该场场主积极响应,筹集资金,计划今年实施池塘改造,新建密养水槽养殖淡水白鲳等。昨日邀请市县两级专家及如皋市先行实施该项目的中心沙水产养殖场场长到场指导设计,拟定了改造建设方案。

该方案总投资60万元,建设养殖水槽1600m2,破硬建设导流通道三处,实现全场养殖池塘水循环生态化。设计年产淡水白鲳25万斤,净化区产鱼2万斤。

如皋市农委分管领导陪同前往参与了现场指导推进。

如皋市水产技术指导站

☆推广园地☆

开春水产养殖池塘管理注意要点

新春伊始,很多水产养殖户已经积极投入到生产中,但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季的很多处理关乎一年的生产,其中有几个大家容易忽视或者是误区,在此特别总结出来,希望对指导大家的生产有帮助。

一、肥水

特别注意不要用化肥肥水。对于河蟹塘,很容易造成青苔泛滥;对于鱼塘,很容易造成藻相不均衡,从而导致有害藻大量繁殖,比如甲藻,蓝藻,膝口藻等。请用好点的生物肥进行肥水,不管是从成本和后期管理都是比较划算的。

二、改底

春季低温改底非常关键,因为很多虫卵过冬而存于池底,在其为萌发之际用底益净除臭型进行改底,一可以氧化掉一部分虫卵,还可以破环其生存环境,使得后期虫的数量和危害大大降低。后面再定期使用底益净·降解型进行维护,分解多余有机物,保持底部状态良好,一年的养殖也就成功了一半。

三、内服

一冬不喂食,养殖动物的肠道菌群破坏或比较脆弱,此时用肠康专用进行拌食喂料进行肠道保健非常关键,可以减少后期很多疾病的发生。

四、杀菌

这个季节最好不要杀菌,此时的水体和鱼体的微生态都比较脆弱,杀菌是破坏性的,有害无益。此时最好的做法就是补充有益菌,维护正常的良性的微生态平衡,从而减少破环也降低了直接和间接成本。

做好了以上四点,就算开了个好头,不管是水体环境还是养殖动物的体质都是良性起步,对于后期管理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后期进一步进行水质调控和鱼类免疫的增强,相信养鱼是一门开心的工作,不会经常为死鱼而痛苦。

☆养殖技术☆

浅谈鱼苗下塘的技术要点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过程中提高苗种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比较严格,养殖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整个养殖过程全部失败。在此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以供参考。

一、检查清塘效果。

鱼苗下塘前1天~2天要用密眼网拉几次空塘,主要检查池塘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发现野杂鱼、蛙卵、蝌蚪、水生昆虫等敌害,应重新清塘,同时拉网还可使堆积在池底剩余的清塘药物充分溶解,以防危害鱼苗。

二、检查池塘中的残留药物。

如药物毒性尚未完全消失,可能导致下塘鱼苗中毒死亡。检查方法是:取半桶底层水,将鱼苗放入底层水中试验,或将鱼苗置于池塘内的小网箱中,观察8小时~12小时,以确定鱼苗能否入池;经生石灰清塘的可测定池水的酸碱度,如pH值在8.5以下,说明毒性已消失,可放鱼苗;观察池水,如有水蚤存在,则表明毒性已消失。

三、检查池水的肥度。

主要是根据水色、透明度和饵料生物的多少来判断。鱼苗下塘时池水以灰白色、黄绿色或淡黄色,透明度30厘米~35厘米,每升水含轮虫10000个左右,生物量每升20毫克~30毫克为好。池水肥度不够,鱼苗会因缺少饵料而生长不好,应立即在向阳的池角堆肥或泼洒腐熟的粪浆以培肥水质。发现水质太肥时,应先加适量清水冲稀后再放鱼。如池塘施基肥过早,轮虫高峰已过,池水中产生过量的大型浮游动物如水蚤,抑制鱼苗适口的小型浮游动物繁殖,干扰鱼苗的活动与摄食,可用0.3~0.5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1天~2天后可放鱼苗,或每亩放养13厘米以上的鳙鱼种300尾~400尾吃掉大型浮游动物。同时还可根据鳙在黎明前浮头轻重来判断池水肥度是否适宜,但在放养鱼苗前应将鳙全部捕出。

四、及时下塘。

鱼苗孵出4天~5天,可见两个眼点,一个腰点,在水中能正常平游时,应及时过数下塘。入池过早,鱼苗太嫩,容易沉入底泥造成死亡,过迟则影响鱼苗生长,成活率低。

五、放养规格应该一致。

同一池塘放养的鱼苗,应品种相同,规格一致,并一次放足,以免发生大鱼压制或吃食小鱼及出现规格不齐的现象。

六、调节水温。

鱼苗下塘时,池水与装鱼苗容器的温差不能超过±3℃。如果温差过大,就应先逐渐调整,鱼苗适应后再下塘。如用塑料袋充氧运输的鱼苗,应先将塑料袋开口,缓慢放入预先安置在鱼池中的网箱内,待池内水温与袋内一致,让池水与袋内的水逐渐混合,过20分钟后再将鱼苗连水一起缓慢倒入网箱内,以此调节温差和鱼苗对袋内气压的适应即“缓苗”。如将鱼苗从袋中直接倒入池中,往往鱼苗死亡率极高。

七、应在鱼苗饱食后再下塘。

鱼苗下塘前可喂一次蛋黄,每10万尾鱼苗喂蛋黄一个。方法是将鸡蛋或鸭蛋充分煮熟,取出蛋黄,用双层纱布包住在水中揉成蛋黄水泼给鱼苗吃,也可投喂饲料酵母或轮虫。坚持鱼苗饱食下塘,其成活率能明显提高。

八、选择适宜的放养时间、地点和方法。

鱼苗放养应尽量选择晴天的中午或下午,此时水温高,溶氧充足,有利于鱼苗下塘后迅速恢复正常的活动,应避免阴雨大风天气或夜间入池。有风天则应在深水处的上风头放苗,以免在下风头鱼苗被风浪吹到池边或压到池底造成大批死亡。放苗时应将盛鱼苗的容器缓慢倾斜于水中,紧贴水面让鱼苗慢慢游出或将盛苗容器缓缓向后拉出,不可将鱼苗猛然倒入池中。另外鱼苗入池后不要马上离开,要等鱼苗散开游入池中再离去。如发现鱼苗密集成团,要用水滴轻轻泼洒,使其散开游入池中。

九、池水深度合适。

要求池水以40厘米~50厘米深为好,这样经日晒水温易提高,光照充足,水质易培肥,饵料生物繁殖快,有利于鱼苗快速生长。

十、放养密度适宜。

鱼苗育成乌仔分池,一般亩放鲢鳙鱼苗20万尾~25万尾或草鱼、青鱼、鲤鱼苗15万尾~20万尾。如鱼苗育成夏花分池,则每亩放鲢鳙鱼10万尾~15万尾,或草鱼、青鱼8万尾~10万尾。

☆病害防治☆

春季淡水鱼类常发病防治技术综述

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能使鱼体致病的细菌、寄生虫开始大量繁衍,同时,鱼类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引起池鱼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的损失较大,并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期的生长。为此,切实做好春季鱼病防治工作,是全年养殖增产的关键。现将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一、预防措施

1、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进行水体消毒预防。

越冬期间,由于池塘较少换水,各类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蓄积在水中。春季水温升高后,这些代谢废物开始分解,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会使鱼类感染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因此,在进入春季后,除了要适当换水外,每10天~15天施用一次水体改良剂,能有效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另外,早春季节,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还处于繁殖发育的初期,此时用药杀虫、灭菌效果较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定期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Ⅰ型0.6ppm~0.7ppm或用敌百虫、辛硫磷粉0.12ppm~0.3ppm全池泼洒,预防原生寄生虫性鱼病。用20ppm生石灰或0.02ppm溴氯海因定期全池泼洒1次,可有效预防细菌性疾病。

2、要提早开食,增强鱼的体质,重视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鱼类越冬长时间不摄食,体质消耗较大,抵抗力差,极易被病原侵袭。因此,进入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后,要提早开食,投喂较好的配合饲料加强营养,并根据吃食鱼类的数量、鱼体大小和摄食能力,在水温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逐步增加投喂量,做到适量投喂。同时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部分营养及免疫调节剂,例如维生素C钠粉、免疫活性促长剂和维生素E等,可使鱼类的体质得到较快恢复,从而增强鱼的体质,提高鱼的自身免疫力和抗御病害侵袭能力,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春季鱼病的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春季鱼病流行的特点:一是由于冻伤或分塘、放养等操作,造成鱼体损伤,被有害致病菌侵入造成的细菌、真菌性鱼病。二是鱼类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而此时各种病原生物或其孢子、休眠卵、幼虫等随着春季水温的上升而快速发育、大量繁殖,使水体中病原数量迅速增加,加大了鱼体与病原接触染病的机会,容易引起寄生虫性疾病。春季常发细菌、真菌性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疖疮病;寄生虫病主要有鱼波豆虫病、口丝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锚头鳋病和中华鳋病等。

(一)、细菌、真菌性鱼病

1、水霉病。水霉病症状:此病由霉菌感染引起,其主要症状是伤口长出白色棉絮状的菌丝,病鱼食欲减退,在水中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磨擦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游动缓慢,最后衰竭死亡。

第一种治疗方法可用3%~5%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20分钟,或用500ppm食盐与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第二种方法采取全池泼洒2ppm~3ppm亚甲基蓝,隔21次,5天后再用0.2ppm~0.3ppm海因类药物泼洒1次。

2、竖鳞病。该病是水质污浊、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疾病。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死亡率极高。主要症状是病鱼鳞片竖立,体表粗糙,竖起的鳞片向外张开。用手按压有液体从鳞下喷出,鳞片随之脱落。

对于这种病,可在发病时用0.3ppm~0.5ppm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3天。网箱养鱼的用0.7ppm~1ppm二氧化氯浸洗病鱼,浸洗20分钟~30分钟,每天1次,连用3天。

3、赤皮病。该病是由鱼体受伤被病菌侵入引起。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呈扫帚状,称为“蛀鳍”。

可用0.04ppm溴氯海因或0.25ppm超碘季胺类药物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3天。

4、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体为柱状屈挠杆菌,一般由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而引起。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最甚;鳃丝肿胀,粘液增多,末端缺损;鳃盖内表面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

可用0.8ppm硫酸铜与1ppm漂白粉混和溶液浸洗病鱼15分钟~20分钟;或用0.15ppm苯扎溴铵溶液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2~3次。

(二)、寄生虫病

1、鱼波豆虫病。因该虫寄生鱼体表,病鱼寄生处充血、发炎、糜烂,皮肤及鳃上粘液增多,鳃组织细胞坏死,病鱼呼吸困难。镜检有大量波豆虫寄生。

治疗方法是鱼种放养前可用0.7ppm的硫酸铜溶液和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浸洗鱼体20分钟~30分钟。

2、斜管虫病。病原体为鲤斜管虫,寄生在淡水鱼的鳃及皮肤上,该病无特殊症状,在水质差、面积小的池塘较易发生,是北方地区越冬后期严重疫病之一。

可采用0.3ppm~0.4ppm 硫酸铜及高锰酸钾合剂(5∶2)或单用0.7ppm 硫酸铜溶液进行全池泼洒。

3、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小瓜虫。病鱼皮肤、鳍条或鳍瓣上肉眼可见布满了小点状白泡,鳞片脱落,鳍条裂开、腐烂,游动迟钝,漂浮于水面,有时也集群绕池急游,鱼体和其他物体不断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

有两种治疗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辣椒粉50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千克药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天;或用2ppm的亚甲基兰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1次,连泼3次。

4、锚头鳋、中华鳋病。因中华鳋寄生而致病,可用0.5ppm硫酸铜加0.2ppm硫酸亚铁全池泼洒。

可用0.7ppm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隔2天泼1次,连泼3次。或每亩用松树枝叶15千克~20千克,扎成5~6捆,插挂在食场周围或捣碎、浸汁全池泼洒。

5、鱼虱病。在低温季节鱼虱病极易流行,致使鱼体瘦弱,影响生长,并可引起细菌性疾病并发。

对于此类病可用0.3ppm0.5ppm晶体敌百虫溶液全塘泼洒,即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