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服务 > 信息简报

2016年第十一期推广信息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03 字体:[ ]

☆行业动态☆

如皋市组织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和示范户代表赴江苏盱眙、山东泰安等地考察学习

 为进一步拓宽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的技术知识视野,提高指导员思想业务素质,提升指导能力,10月13日至16日,如皋市农业委员会结合指导员能力专题培训班组织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全体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和部分示范户代表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渔业新技术。

此次活动先后在江苏盱眙参观了省级千亩虾稻共生生态养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参观了池塘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基地等。考察培训期间,采取实地参观教学模式,邀请当地技术专家进行现场讲解授课,现场演示展览,现场咨询提问,课后交流学习等,真正做到学有所得,观有所获,培训班取得了圆满成功。

培训班结束时,还通过考试发放了培训结业证。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共32人,培训期间,学员们还专程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对学员们开展了一次思想素质专题教育活动。

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指导能力

2016年10月13日,如皋市水产技术指导站组织全市22名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进行了集中培训。这次培训改变了以往由专家讲授、学员被动接受的方式,而是先通过试卷的形式,对每一位指导员进行考查,最后再由专家根据答卷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讲解。

这次考查指导员的试卷有两套:一套是根据不同养殖户(示范户、辐射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另一套是根据所印制的彩色图谱,准确判断鱼病,并给出治疗意见。

本次考查,大多数指导员都能交出较为满意的答卷,只有个别人还需要加强学习,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通过这次培训,不仅找出了指导员自身的短项,也更进一步提高了指导员以后在工作的指导能力。

☆推广园地☆

管好水质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

水质是影响越冬鱼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管好水质要着重抓好pH值和溶氧两个指标。

一、pH值。pH值是表示水体酸碱度的一个指标。鱼类越冬池的水体要求pH值在7-8之间,过高或过低对鱼类都有直接危害。实践表明,凡管理不善,越冬鱼种池水体pH值一般偏低。对此,可采取以下两项管理措施:

(1)挂石灰袋:在日常管理监测中,倘若发现pH值下降较快,甚至已达偏酸程度,可在水中挂石灰袋来提高pH值。袋用聚乙烯纱布缝制,内装1千克左右的石灰,用绳子吊在水中若干个,每亩用生石灰5千克左右,视水体偏酸程度酌情定量。

(2)挂碱袋:同样用绳吊的方法挂碱袋,可使偏酸的水体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为中性或微碱性,每立方米水体用面碱0.2克。

二、溶氧。根据实践越冬鱼池中溶氧要保持在每升3毫克以上,低于每升3毫克就要采取补氧措施,主要有五种方法:

(1)注水补氧:就是用未被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的水注入越冬池,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见效快,适于水源充足的地区。

(2)循环补氧:在外来水源困难的情况下,用水泵抽取原池水进行就地循环,使池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加溶氧,释放有害气体。

(3)充气补氧:用空气压缩机或罗瓷鼓风机把空气输入水中,或用射流器把混合气水或高氧水输入池水中。

(4)化学补氧:利用化学药物补氧,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小的越冬池。所用药物有过氧化钙、双氧水、过硫酸铵等。一般每次每亩用过氧化钙2千克~2.5千克,或双氧水500毫升,或过硫酸铵5千克左右。

(5)生物补氧:越冬前把含有较多浮游植物的肥水引入池中,使其在水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在引入肥水的池中,结冰期要扫除冰面积雪,保持冰层透明,以利光线透入。

条斑紫菜冷藏网技术

紫菜幼苗有很强的耐冻性,从壳孢子萌发时的数个细胞到数厘米的苗株,均能进行冷冻保存。生产上针对苗期管理中出现的杂藻浮泥、病害、天气、海况以及栽培网苗群结构的调控等,分别实施冷藏网技术,可有效地防止因上述原因对紫菜栽培的影响,使紫菜生产的产量、质量稳定提高。冷藏网从根本上改进了条斑紫菜苗期管理技术,已成为我国条斑紫菜生产的主要方式和提高半浮动筏式栽培苗网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1、入库时间:冷藏网必须在海区网尚未发生病害和杂藻未大量滋生前及时入库,以保证进库网帘上的幼苗健壮。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入库,绿藻严重时可提前到10月上旬入库。宜在大潮汛期间解网,保证幼苗藻体健壮。解网应尽量选择晴好有风的天气,网易晒干,又不致幼苗捂伤。

2、苗网选择:需选择出苗均匀、单孢子苗量充足、镜检藻体健壮、长度为25px-125px的苗网进库冷藏。绿藻严重的网帘,可随时进库冷藏。

3解收苗网:解收苗网时尽量保持苗网干燥,解收后不得再浸水和沾染泥沙、污物等,运输时避免大堆堆放、踩压,保持通风和洁净,避免幼苗闷伤,到岸后尽快晾干。

4、苗网干燥:用毛竹或聚乙烯绳搭建,高度1.8m-2.0m,长50m-100m,设在通风处。解收的苗网,摊挂到晒网架上晾晒,使其充分、均匀干燥。晾晒网在7:00-16:00时进行,一般晾晒2小时-4小时即可。

5、干燥度:苗网干燥后的含水率控制在20%-40%,一般肉眼观察,藻体出现盐霜,手拉有弹性为宜。若遇到下雨天或意外情况,致使网帘达不到干燥要求,也应立即装袋进库速冻、冷藏,防止苗网长时间堆放,捂伤幼苗。

6、冷冻:包装后的苗网应立即进库冷藏,但需先将库温降至-22℃以下,散放24小时后再堆放,以便通风降温。冷藏网进库后,要有专人值班,进库时间、批次、温度均须有记录,保持恒温。若冷藏温度回升,应及时制冷降温。

7、苗网出库:出库时间:苗网出库应根据每年的气候、海况、病害发生情况等灵活掌握。冷冻的苗网,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初海况稳定后、海区水温降至12℃以下再下海张挂,尽量避开病害高发期及绿藻附着期出库。当海区发生自然灾害或病害,苗网藻体掉光或藻体衰老时,可将备用网帘出库替换栽培。一般在12月初至翌年2月下海张挂。冷藏的苗网出库至张挂时间应尽量缩短。张挂前,包装袋不得打开,运输途中应用油布或塑料布盖好。

8、张挂: 刚出库的苗网宜张挂在养殖区中、低潮位,小潮汛期间有3天4天不干露地方。宜在小汛期间,即农历初七至十三、二十二至二十八下海张挂。冷藏苗网张挂应在即将涨潮前进行,尽量减少苗网在空气中的干露时间。张挂前应将苗网整袋浸泡在海水中,让苗网吸足海水自行散开后再张挂。

启东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养殖技术☆

泥鳅的秋冬季管理方法

秋冬季池塘养殖泥鳅管理好坏关系到泥鳅能否安全越冬,关系到养殖效益,必须高度重视。1、及时投喂,催肥增膘。泥鳅在水温10℃以上均可摄食。水温在20℃以上时是催肥增膘的关键时期,应充分投喂;水温15℃以上,泥鳅摄食仍较旺盛,饲料投喂仍不可放松;水温10~15℃时,每天至少投喂1次。这一时期应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比例,并拌入少量复合氨基酸及复合维生素,以提高泥鳅对饲料的利用率。水温低于10℃,晴天中午仍有泥鳅上浮觅食时,应坚持少量投喂。

2、搭建温棚,防寒保暖。水温低于10℃时,泥鳅生长逐渐减缓,直至停止生长,人工防寒保暖可相对延长泥鳅生长期。具体做法是,当水温在15℃左右时,在泥鳅养殖池四周插竹竿,做成拱棚架形,上用透明塑料薄膜搭设人工保暖棚,既可保证正常光照又能有效减缓热量散失,可延长泥鳅生长期一个多月。适合于水面较小的池塘推广应用。

3、采取措施,安全越冬。自然越冬的露天池塘,每年11月份气温降至10℃以下时,泥鳅开始停止摄食,逐渐进入越冬休眠期。露天池塘泥鳅的自然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干池越冬,泥鳅停食后,将池水放干,待泥鳅进入池底泥土中后,在泥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草包或农作物秸秆,保持底泥湿润、不结冰。覆盖物不要堆积过密,以防泥鳅窒息死亡。泥土较干时可扒开覆盖物喷水润湿,不可在覆盖物上喷水。二是深水越冬,即在泥鳅进入越冬期前,将池塘水位升高至1米左右,让泥鳅钻入水下泥土中进行冬眠越冬。越冬期间注意观察水位,及时补水,防止因水位过浅而导致泥鳅冻死。若池水结冰,应及时人工破冰,以防长时间冰封导致泥鳅缺氧窒息。

黄颡鱼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目前,黄颡鱼是重要的特种经济养殖鱼类,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特别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种,养殖市场前景可观。黄颡鱼可进行池塘精养和套养,其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塘口条件。凡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土池、水泥池均可,面积2-15亩,水深1.5-2m为宜。

2、苗种放养。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放养,放养前池塘应清淤消毒,消毒后3天,加注水0.8-1m,然后施入有机肥。毒性完全消失后,亩放养10g左右的冬片鱼种8000-10000尾,另搭配15-500px的花白鲢鱼种150尾调节水质。当年繁育的2-75px的苗种亩投放10000-15000尾,另在黄颡鱼长到约175px时搭养5-250px的花白鲢鱼种200尾。当年鱼种也可养成100-150g的商品鱼。套养在常规的商品鱼池每亩套养1000尾左右,规格在50px以上长度的苗种,不进行投喂饲料,其产量为每亩30-40kg。套养黄颡鱼的池塘宜以鲢、鳙、鳊、草鱼、鲤等为主养对象,不要与乌鳢、鳜鱼等凶猛肉食性鱼类共同套养。

3、饵料投放。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10-15min,用黄颡鱼专用的人工配合饵料或新鲜小杂鱼喂养,也可投喂小鱼虾、螺蚌肉、畜禽加工厂下脚料、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或可投豆饼、花生饼、麸皮、豆渣等植物性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上午1/3,下午2/3

4、日常管理。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7-9月份10天左右换加水10-125px,保持透明度875px左右。日常管理还应加强防病,定期(一般一个月)对池水进行消毒。正常养殖情况下,池塘每亩可产100g左右的商品鱼200-300kg。黄颡鱼池塘主养应特别注意的是,最好投放人工繁育的苗种,如投放天然苗,生长速度慢,规格不整齐,成活率低。

5、病害防治。由于黄颡鱼是无鳞鱼,药物较容易直接从皮肤浸入体内,所以对其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防止急性和慢性中毒而死亡。黄颡鱼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比较敏感,尤其要谨慎把握。

病害防治

秋防鱼类暴发出血病

秋季鱼类易得暴发性出血病,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流行进时间长,且死亡率高、损失大。一旦发病难以控制,病情容易反复,养鱼户要增强防范意识,防止此病的发生。

一、鱼种消毒:鱼种下池前必须用1%~2%的食盐水浸浴消毒,浸浴时间视鱼的体质和温度高低而定,条件允许时,可用暴发性出血病疫苗浸泡鱼种。

二、适时换水增氧:要保持水质清新,勤换水。若条件限制换水不便,可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同时要合理使用增氧机。

三、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和口服药物预防:可每隔10~15天用二溴海因、溴氯灵等环保药物交替消毒水体,消毒后隔5天再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盐酸黄连素,5天为一疗程,每月喂1~2个疗程。

四、合理密养和混养:当养殖密度过高时,要分批轮捕疏养,保持池内合理的养殖密度,尽量不要让水体环境承载超负荷的存鱼量。

五、选用中、高档饲料,少用饲料原料(生麸、玉米、小麦等)和低档饲料。

六、注意池塘卫生:平时要勤除杂草和清洗食场,不留残饵,发现死鱼及时捞出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药物防治金鱼疾病须知

1.施用药物时,要求诊断鱼病准确、丈量水容积准确、计量药量准确、施药方法准确,做到对症用药。

2.遍洒药物时,不能同时投喂饵料,最好在投喂饵料1-2小时后再施用药物。

3.药物应在池内均匀泼洒,应使药物充分溶解,不应有过多的颗粒存在,否则金鱼误当食物吞下,会引起中毒死亡。

4.金鱼“浮头”(缺氧)或“浮头”消失时,严禁进行全池泼洒药物,否则极易发生大量死亡。

5.遍洒药物一般宜下午进行,这时气温较高,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下午无时间,近中午或傍晚亦可。

6.用药物浸洗病鱼时,浸洗的标准时问应视水温、气温、鱼的规格以及忍耐程度灵活掌握。

7.施用较强毒性药物时,应戴防护用具,以免中毒。

8.使用硝酸亚汞时,切勿用金属容器称量、泼洒,因为此药遇到金属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纯度和治疗效果。

9.用药物浸洗后捞出的病值,需用清水把鱼体缓缓冲洗一下,然后冉放入池内。

10.鱼池遍泡药物后,必须加强巡池观察,做好记录。如发现病鱼有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严重时应立即注水或者换水施救。